主要完成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員:馬志強、畢秋艷、翟國英、胡新勝、李友剛
獲獎時間:2017年
獲獎等級: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授獎部門:河北省人民政府
成果簡介:
葡萄霜霉病是專性寄生卵菌引起的世界性病害。2014年我國葡萄種植面積在高達799,000 hm2,葡萄霜霉病發病率在一些地區可高達70%。在大多數葡萄種植品種上均有葡萄霜霉病的發生并影響葡萄生產和產量。該病害流行迅猛、難于防治,在雨水較多的年份產量損失可高達100%,必須依靠施用大量化學藥劑防控。本項目針對葡萄霜霉病研究和生產中存在的關鍵問題,開展了病原菌繁殖培養新技術、病原菌致病型劃分標準、病害流行即時預警模型、藥劑篩選及抗藥性評估和監測、生防菌劑與化學藥劑協同防病組合和病害管理方案等研究,取得了如下創新成果:
(1)發明了葡萄霜霉病菌室內繁殖培養方法,解決了專性寄生卵菌繁殖培養的難題。首次建立了以葡萄全部四個種群的8個品種為鑒別寄主的葡萄霜霉病病菌的致病型定量劃分標 準,提出了包括潛伏期、病害發展曲線下面積、累積產孢子圳量三個病原菌生物學特征的葡 萄霜霉病菌致病型綜合毒力指數(CVI),明確了我國黃河下游區域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型分化,強致病型菌株占29.73%。
(2)創建了葡萄霜霉病流行即時預警模型。首次采用“連續7天平移法”取值氣象因子,將流行速率參數與氣象因子的關系并植入指數增長和有還輯斯蒂增長數學模型,創建了擬合準確率高達93.6%葡萄霜霉病即時預警的兩級模型,流動性預答可以提前7天預警發病。
(3)明確了和葡萄霜霉菌對5種新藥劑的敏感基線和抗性風險水平,生防菌劑HMB-20428定殖能力和生防效果。發明了丙環唑+氟啶酰菌膠、丙環唑+幼霉威兩個高效殺菌新組合,研發了細菌生防菌劑HB-20428+喀菌酯、烯酰嗎啉+窒雄腐霉兩個高效殺菌生化組合,明確了 生防菌劑HMB-20428和化學殺菌劑互作增效作用。
(4)篩選的高效化學藥劑及復配劑、生防菌持抗及生化藥劑組合共同組成葡萄霜老病防控方案,藥劑的使用類別與次序、排列與組合充分體現了本研究結論,提高了藥劑的使用技術水平,為藥劑的正確選擇、精準使用、高效應用和合理減量找到了具體、有效的途徑。
(5)創建了以精準預測預報為前提、以農業和生態控制為基礎、以生物農藥替代和高效合理用藥為關鍵技術的減量用藥和葡萄霜霉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3-5次,防控效果顯著。
科技查新認為本項目創新點在國內外文獻中未見相同報道;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單位權威專家評價該項目達到了同類研究的國際先進水平,同行專家現場檢測表明該技術體系對和葡萄霜埋病整體控制效果為90%以上,較常規用藥技術減少用藥總量30%-40%每畝節約勞動力的投入30-50元;生產部門認為該項技術高效、綜合、減藥、安全,廣泛適用于和葡萄全生育期大規模的集約化生產。
研究期間發表論文8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2項。2014-2016年,在河南、山西、山東、河北推廣164.6萬畝,獲純收益211995.1萬元。
本成果適用于我國主要葡萄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