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害蟲生物防治研究室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害蟲生物防治研究室,主要針對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農作物害蟲開展生物防治技術研究。主要從事針對重要農業害蟲的天敵昆蟲、殺蟲微生物資源和昆蟲信息素篩選、評價與利用;優勢天敵昆蟲生物學、生態學、行為學及人工擴繁及田間釋放應用技術研究;果樹害蟲發生及綜合防控技術研究;優良殺蟲微生物發酵工藝、制劑加工和田間應用技術;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技術;昆蟲種內信息素研究與應用;寄主揮發物對農業昆蟲的引誘研究及應用;昆蟲對化學通訊物質的分子識別機制。研究室由殺蟲微生物課題組、天敵昆蟲課題組和昆蟲化學生態課題組3個課題組組成,現有在職職工11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有4人,3人具有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北方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研究室實行室主任協調下的項目或課題主持人負責制。
殺蟲微生物課題組:
殺蟲微生物課題組現有在職研究人員4人,科研輔助人員4名,其中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3名,具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2人。主要從事重要農業害蟲的昆蟲病原微生物的篩選、評價及利用技術;微生物殺蟲劑劑型加工工藝;具備從事殺蟲微生物領域的細胞水平、發酵水平、發酵后處理制劑化水平、應用技術水平及殺蟲微生物資源生態學和生態后效等方面研究的設備條件。近年來,先后承擔各類課題10余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雙減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農業部轉基因專項、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科技支撐項目、農業部948項目、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撐等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申請專利3項;河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天敵昆蟲課題組:
天敵昆蟲課題組現有有5名研究人員和3名輔助人員,其中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3名,具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2人。先后承擔國家科技支撐、國家行業科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科技攻關、省自然科學基金、省農科院等研究項目10余項。主要從事害蟲天敵昆蟲大量繁殖和田間釋放應用、遷飛性害蟲粘蟲監控與防治及果樹主要害蟲發生監測及綜合防控技術研究。建立了中紅側溝繭蜂規模化人工繁育體系;形成了一套以釋放中紅側溝繭蜂為主,輔以釋放赤眼蜂和應用生物殺蟲劑等措施防治害蟲的高效綜合配套技術;明確了河北省果樹食心蟲發生為害動態和關鍵防治技術,初步建立了蘋果、梨、桃、棗園主要食心蟲監測預警和環保型防治技術規程。獲河北省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科技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取得國際領先水平鑒定成果2項。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參編專著3部、發表相關學術論文70余篇。
昆蟲化學生態課題組:
昆蟲化學生態課題組現有2名在職研究人員,2名輔助人員,其中副研究員1名、助理研究員1名,具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1人。主要研究昆蟲種內化學通訊機制、昆蟲定位寄主的化學通訊機制、昆蟲對化學通訊物質的分子識別機制。先后承擔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省財政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課題。近年來,開發多項基于化學通訊的農業害蟲誘殺技術,其中綠盲蝽性誘劑已實現商品化生產。發表SCI論文1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