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華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華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依托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2011年7月由農業農村部批準成立,是農業農村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學科群內15個區域性重點實驗室之一,實驗室主任為馬平研究員。本實驗室發展目標為:在華北地區構建完善的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技術研發平臺,組建一支優秀的植保科研隊伍,具備現代化研究手段。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出發,將保障糧食安全生產、食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作為最終目的,結合傳統研究方法和現代生物技術對本區域經濟作物重大病蟲草害生物學、生態學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以生態調控為主、結合各種非化學防治的綜合治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減輕農藥污染,實現對有害生物的可持續控制,保障當地農產品增產保質、生態安全和人類健康。
一、主要研究方向
-
華北北部主要作物病、蟲、草害生物學特性、發生規律及綜合控制技術研究
-
殺蟲抑菌有益微生物的篩選和利用及其規模化生產技術研究
-
天敵昆蟲資源調查、篩選、人工繁育和田間應用技術研究
-
化學農藥抗藥性監測和抗性治理、環境友好型化學農藥研制和施藥技術研究
-
主要農作物抗源材料收集、引進、創制及農作物抗性鑒定技術研究
-
殺蟲抑菌物質的純化及其相關功能基因的分析克隆,作物抗性相關功能基因定位和轉化及有害生物抗藥機理研究
二、學術委員會
姓名
|
職稱
|
學委會職務
|
專業
|
工作單位
|
張芝利
|
研究員
|
主 任
|
農業昆蟲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
|
陳萬權
|
研究員
|
副主任
|
植物病理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高希武
|
教 授
|
副主任
|
殺蟲劑應用
|
中國農業大學
|
馬 平
|
研究員
|
秘書長
|
生物防治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萬方浩
|
研究員
|
委 員
|
生物防治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張朝賢
|
研究員
|
委 員
|
雜草控制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范仁俊
|
研究員
|
委 員
|
農業昆蟲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白全江
|
研究員
|
委 員
|
雜草控制
|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谷希樹
|
研究員
|
委 員
|
農業昆蟲
|
天津市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燕繼曄
|
副研究員
|
委 員
|
植物病理
|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環境保護研究所
|
張力群
|
教 授
|
委 員
|
分子植物病理
|
中國農業大學
|
潘文亮
|
研究員
|
委 員
|
殺蟲劑應用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陳書龍
|
研究員
|
委 員
|
農業線蟲
|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三、科研團隊
目前,實驗室固定科研人員71人,其中,研究員25人、副研究員24人;博士24人、碩士34人;博導2人,碩導12人。省高端人才1人,省管優秀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河北省突貢專家3人,留學歸國人員17人。
主 任:馬 平
副主任:郭金霞、陳書龍
主要學科帶頭人:潘文亮、王文橋、苗洪芹、李建成
秘 書:馬廣源、陳 烝
四、科研條件
現擁有實驗室5540m2,微生物農藥中試車間1500m2,天敵昆蟲人工繁育小試車間500m2,日光溫室400m2,土壤分子檢測中心2305m2,試驗場125畝。儀器設備662臺(套),價值3694.83萬元。建立和完善了“微生物發酵工藝和中試、抗病防蟲等功能基因的克隆及應用、農藥劑型研制和產品加工、抗蟲抗病生物測定標準化、作物農藥殘留檢測”五個研發平臺。
五、開放共享
(一)儀器設備
實驗室所有科研基礎設施和儀器設備對行業內共享開放。
(二)共享資源
可共享農作物病原菌、生防菌資源、實驗用昆蟲等科研材料。
(三)開放課題
為充分利用和共享重點實驗室的資源和條件,促進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領域的科技進步,加強學術和技術交流及合作,農業部華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設立科研基金。
聯系人:馬廣源 0312-5915667
|